首頁 關於 景點圖輯 心情明信片 閱讀便利貼 投資理財 旅行足跡 寫信給作者

貨幣寬鬆 vs 貨幣緊縮

貨幣寬鬆 (Monetary Easing) 
是一種刺激經濟成長的貨幣政策,中央銀行透過各種方式讓市場上的資金變多借貸成本變低,鼓勵企業和個人花錢、投資或借貸。

貨幣寬鬆手段有:
1. 量化寬鬆(Quantitative Easing, QE)
在利率已經降到接近 0(無法再降息)的情況下,央行用來進一步刺激經濟的非常規工具。它會直接在市場上大量買進資產(如政府債券),擴張資產負債表,把錢注入金融體系。
(貨幣寬鬆是總稱,量化寬鬆只是貨幣寬鬆其中一種方法。)

2. 降息
讓銀行能借出更多錢。

3. 前瞻指引(Forward Guidance)
央行公開說明未來政策方向,例如表明利率將長時間維持低點,讓市場有信心提前行動。



貨幣緊縮(Monetary Tightening)
是中央銀行為了對抗通膨、抑制過熱經濟,透過各種手段減少市場資金、提高借貸成本的貨幣政策。

貨幣緊縮手段有:
1. 量化緊縮(Quantitative Tightening, QT)
是量化寬鬆的反操作,央行為了讓市場上的資金變少,減少資產負債表的規模,把之前放出去的錢收回來。當經濟過熱、通膨太高時,光靠升息可能不夠(尤其是 QE 放太多錢之後),所以央行會進一步進行 QT,讓資金從市場中退場,冷卻經濟、壓低通膨。

2.升息
提高基準利率 → 銀行貸款利率上升 → 消費和投資減少

3. 提高存款準備率 銀行被要求保留更多資金 → 可放貸資金減少



* 本網站照片皆為 Aepert 親自拍攝,歡迎轉載分享 (非商業用途) ,亦請標示來源:aepert.blogspot.com 感謝!